索引號:A41/2021-00852 | |
發布機構:縣信息中心 | 發布日期:2021-05-20 17:52:23 |
名稱:岐山縣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岐山縣加強標準化戰略推動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的通知 | |
有 效 性:有效 | 文號: |
各鎮人民政府,縣政府各工作部門:
現將《岐山縣加強標準化戰略推動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予以印發,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岐山縣人民政府
2021年5月7日
岐山縣加強標準化戰略推動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重要講話精神和中省關于加強實施標準化戰略有關要求,充分發揮標準化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技術支撐作用,大力推進標準強縣、標準興企、標準富農、標準惠民行動,全面推動我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根據《寶雞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強標準化戰略推動高質量發展實施意見》(寶政發〔2021〕5號)要求,結合我縣實際,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四中、五中全會精神,落實中省市關于標準化工作安排,持續做強汽車產業、做大“一碗面”、做活周文化、做靚“一城兩區”,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加強標準化戰略實施,建立完善標準化體制機制,強化標準實施與監督,夯實標準化技術基礎,增強標準化服務能力,加快標準化在經濟社會各領域的普及應用和深度融合,促進各領域達到最佳秩序、效益和效率,充分發揮“標準化+”效應,為我縣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有力支撐。
(二)總體目標
圍繞十四五“123456”發展戰略,堅持實業立縣、工業強縣、質量興縣,全面實施標準化戰略,聚焦陜汽商用車、漢德車橋、通力專用汽車、法士特、暢達、秦達及汽車工業園零部件等優勢產業,建立產品質量、基礎技術、工藝流程、檢驗方法、管理規范等標準,堅持“全產業鏈條、全生命周期”理念,加快整車制造集群化、汽車零部件高端化、汽車后市場專業化,打造我縣汽車產業集群。堅持工業思維,做大“一碗面”,從種植養殖、深加工、銷售網環節按照標準化工藝組織生產,形成原料、產品、銷售標準化運營體系,打造中國臊子面之鄉產業品牌。到2025年,全縣標準化體制機制更加健全,標準服務發展更加高效,標準意識更加深入人心,基本形成市場規范有標可循、公共服務有標可保、創新驅動有標引領、轉型升級有標支撐的新局面,建立健全覆蓋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的多層次、高水平的標準體系。
二、主要任務
(一)實施“標準化+現代農業”,助推農業發展提質增效
1.構建農業全產業鏈標準體系。以農業標準化示范區建設為平臺,農產品認證、產地認定和品牌培育為手段,突出規?;l展、標準化種植和板塊化推進,建立健全覆蓋農業生產、經營和管理等各個環節,適應現代農業發展的農業標準體系和生產保障體系。以農田水利基礎設施、農業氣象、農業生產環境、農業社會化服務等標準為重點,建立基礎支撐標準體系。緊緊圍繞“一碗面”“一桌菜”“一盤果”原料生產,實施“3+X”特色產業攻堅行動,加快建設益店、蒲村優質小麥專供基地、鳳鳴千畝“透心紅”紅蘿卜種植基地、東北片生豬專供基地等產業標準體系建設,打造全程可追溯的“一碗面”優質原料供應基地。鼓勵龍頭企業承接本行業團體標準和企業標準供給,滿足市場發展需求。(責任單位:縣農業農村局、縣林業局、縣商務局、縣民政局、縣市場監管局,各鎮)
2.推進農業標準化示范區建設。推行“產品+企業+基地+標準”的模式,大力發展蔡家坡、棗林萬畝獼猴桃產業園和青化萬畝優質蘋果產業園等優勢產業標準體系,支持龍頭企業、新型經營主體建設特色園區,立足區域資源和產業優勢,創建國家級和省級標準化示范區,充分發揮標準化在產業發展中的重要作用。(責任單位:縣市場監管局、縣農業農村局,各鎮)
3.開展農村綜合改革標準化試點。圍繞改善農村面貌和新型城鎮化建設,持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標準化和鄉村振興戰略。鞏固蔡家坡鎮王其村“全省美麗鄉村標準化建設試點項目”成果,發揮標準引領作用,帶動輻射周邊鄉村加快標準化建設步伐,推動故郡鎮西塬村“全省人居環境標準化試點項目”取得新成效。按照因地制宜、分工協作、標準引領、示范帶動的工作思路,根據傳統村落保護、農村觀光休閑、現代農業發展、民俗文化體驗等不同類型,持續開展省級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標準化試點工作,廣泛開展試點創建活動,打造鄉村振興典型,提高農村環境可持續發展能力,促進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的形成。(責任單位:縣農業農村局、縣市場監管局、縣生態環境局、縣衛健局、縣住建局,各鎮)
(二)實施“標準化+先進制造”,推動工業結構調整升級
1.強化制造業標準引領。圍繞國家創新型城市建設,以做大做強支柱優勢特色產業,不斷提高全縣制造業水平為目標,加快汽車及零部件、水泥、化肥等產品企業技術標準體系建設步伐,鼓勵企業采用國內領先、國際同步的標準,引領企業優化升級,提高產業層次和市場競爭力。(責任單位:縣工信局、縣市場監管局,各鎮)
2.促進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圍繞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支持企業將優勢科技成果轉化為國際、國家、行業標準,形成一批含有必要專利的標準。探索技術專利化、專利標準化、標準產業化、產業品牌化的有效途徑,打造一批“過得硬、叫得響、數得著”的自主品牌。(責任單位:縣市場監管局、縣工信局、縣發改局,各鎮)
3.提升重點產業領域的話語權。瞄準汽車制造、汽車零部件生產、特種紙、食品相關產品等現代制造業,鼓勵企業主持或參與修訂國際、國家等標準,參加國際和國家標準化活動,提升標準化工作視野和水平。支持龍頭企業和行業內具有領先水平的企業承擔國際、國家標準化專業技術委員會、分委員會或工作組工作,搶占標準話語權。(責任單位:縣市場監管局、縣工信局、縣發改局,各鎮)
4.推動企業實施標準化戰略。組織重點企業建立并完善標準化工作機制,完善標準體系,爭創標準化良好行為企業。支持重點企業研制具有競爭力的企業標準,并依法聲明公開,爭創企業標準“領跑者”,提升企業市場競爭力。(責任單位:縣市場監管局、縣工信局,各鎮)
5.持續開展對標達標提升工作。常態化推進對標達標行動,持續鞏固我縣汽車產業、化肥、紙制品、食品等38戶企業45個產品對標成果,以企業為主體、以需求為導向、以標準為牽引、以效益為核心,引導更多企業參與,助推產業發展質量穩步提高,培育一批“標準先進、技術領先、品牌一流”的標準優勢企業。(責任單位:縣市場監管局、縣工信局,各鎮)
(三)實施“標準化+現代服務業”,支撐服務業快速發展
1.助推生產性服務業發展。圍繞現代物流、工業設計、產業金融、科技服務、電子商務、商務服務、會展服務等領域,建立完善標準體系,引導企業建立服務基礎設施、內容提供、質量管理、效益評價、安全保障等標準,促進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責任單位:縣市場監管局、縣工信局、縣商務局、縣郵政分公司,各鎮)
2.推動生活性服務業發展。緊抓國家全域旅游示范縣創建機遇,做活“周文化”,挖掘周禮、周樂、周易、姓氏等周文華思想精髓和時代價值,開發新型文化業態,打造西岐民俗文化旅游新品牌。以旅游公共設施建設、旅游標識、旅游產品等領域為重點,強化各類旅游標準實施,提升旅游服務標準化水平。推進周文化景區5A級創建,實施五丈原諸葛亮廟景區提升改造,豐富周文化元素載體,打造全省旅游示范基地。(責任單位:縣文旅局、縣市場監管局,各鎮)
(四)實施“標準化+社會管理與公共服務”,提升公共管理服務水平
1.提升政府服務業標準化水平。以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工作為抓手,深入優化營商環境,厘清政務行政審批事項清單,建立岐山縣行政審批服務標準體系,提高行政審批效能。強力推進政務服務標準化梳理工作,全面提升我縣政府機關服務能力。(責任單位:縣行政審批局、縣人社局、縣市場監管局、縣數字化信息服務中心,各鎮)
2.加強村級黨組織標準化建設。深入貫徹推動鄉村振興部署要求,鞏固提升“百村示范、千村達標”活動成果,加強村級黨組織標準化建設,突出常態化、長效化,健全黨組織領導下,充滿活力的村民自治機制,提升黨組織建設的科學化、規范化水平,不斷夯實黨在基層的執政基礎。(責任單位:縣委組織部、縣民政局、縣市場監管局,各鎮)
3.強化公共服務標準化。緊扣民生保障工作,加快醫療衛生、家政和養老服務標準化建設,規范提高管理服務水平。推動集貿市場、公共教育、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程建設、交通運輸、安全生產、應急聯動、綜合執法等標準化建設,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責任單位:縣民政局、縣商務局、縣衛健局、縣教育體育局、縣文旅局、縣人社局、縣市場監管局等相關單位,各鎮)
(五)實施“標準化+特色產業”,提高特色產業市場競爭力
1.完善特色產品標準體系。圍繞做大“一碗面”,加快推進原材料種植加工、制作工藝、食品質量、連鎖經營服務等全產業鏈標準體系建設,支持秦憶濃、天利花、美陽等企業采取聯合、融合、股份制等形式集團式發展,引導建設標準化、規范化鄉村工廠、生產車間、連鎖經營門店,推動原料、配料等產品統一生產、統一配送,打造“一碗面”“中央廚房”。(責任單位:縣市場監管局、縣商務局、縣農業農村局、縣衛健局,各鎮)
2.推動特色文化標準體系。加快研究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傳承保護農耕文化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發展鄉村特色文化等標準,加快周原考古基地建設,推進周原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和周原遺址申遺,開展周公祭典、吳氏宗親尋根等活動,推動文物互展、文化交流、文明互鑒。常態化開展轉鼓、皮影、社火等傳統民俗表演,整合刺繡、剪紙、馬勺臉譜等傳統工藝品資源,讓文創產品代言好周文化,增強文化事業發展活力,推動我縣文化事業全面繁榮。(責任單位:縣文旅局、縣市場監管局,各鎮)
3.加快岐山縣地方標準建設。鼓勵各部門、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結合我縣地方自然條件、風俗習慣等特殊技術要求以及社會管理、公共服務等需求,積極制定地方標準,推動我縣地方特色產業和事業發展。(責任單位:縣農業農村局、縣衛健局、縣文旅局、縣民政局、縣商務局、縣市場監管局等相關部門,各鎮)
(六)實施“標準化+生態文明”,助力經濟社會綠色發展
1.促進節能降耗環境保護。推廣能效和環保先進標準,有效降低工業、建筑業和交通等重點行業能耗值和排放值。以供水、供電、排水、道路照明等公共基礎設施為重點,鼓勵采用先進公共機構節能標準,進一步加強節能標準化工作。(責任單位:縣發改局、市生態環境局岐山分局、縣住建局、縣水利局、縣市場監管局、縣電力局等相關部門,各鎮)
2.推進綠色發展標準體系建設。以農村環境監測與評價、垃圾處理、污水治理、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廁所建設改造及糞污治理、村容村貌提升等為重點,系統制定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等標準體系,大幅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加強快遞綠色包裝標準化工作,妥善處理快遞包裝污染問題,促使快遞包裝減量化、綠色化、可循環取得顯著成效。推廣綠色建筑技術,推動城鎮新建建筑全面執行綠色建筑標準。(責任單位:縣農業農村局、市生態環境局岐山分局、縣住建局、縣市場監管局、縣郵政分公司,各鎮)
三、組織保障
(一)優化管理體系。深化標準化工作改革,籌建岐山縣標準化研究機構,健全標準化協調推進機制,把標準化工作納入質量強縣戰略,統一研究,統一部署,一體推進,完善工作機制,加強配合協作,持續深入推進質量強縣和標準化戰略。
(二)加強政策引導。加大對標準化工作的政策支持力度,保障標準化工作經費,建立標準化工作激勵政策,大力支持社會各界開展標準化工作。引導全社會加大標準化工作資金投入,逐步建立多元化資金投入機制。
(三)強化督導考核。統籌質量和標準化工作考核,提高標準化工作考核比重,每年開展一次考核,強化日常工作督導檢查,定期通報試點項目建設進展。加強工作指導,做好重點任務落實情況的跟蹤分析,確保各項工作措施落實,標準化工作推進有力。
(四)營造輿論氛圍。運用各類媒體加強標準化宣傳工作,提升全民標準化認知度和普及率,擴大標準化社會影響力,不斷增強全社會標準化意識,提高標準化工作的參與度和積極性,營造“人人關注標準、知標準、學標準、用標準”的良好社會氛圍。